“五一”假期临近,旅游进入旺季,热门景区、文博娱乐场所人员密集,人流、物流、车流激增;进入汛期,高温、高湿、雷电、暴雨等极端天气易发多发,加之生产、建设经营活动处于黄金期,各类安全风险交织叠加。为强化“五一”期间安全风险防范,坚决遏制事故发生,确保全市安全形势持续稳定,现就有关安全防范工作提示如下:
一、文化旅游。各类旅游景点、景区、娱乐场所等人流量大幅增长,游客总量控制不当、现场疏导管控不到位易引发拥堵;各类设施设备快节奏、高强度、超负荷运行,设备未定期检测、日常巡检和维护保养不到位等易引发事故。要聚焦旅游旺季景区“大客流”现象,提前做好监测预警和会商研判,做好热门景区最大客流承载量管控,加强索道、观光车、玻璃栈道、低空观光、充气城堡等高风险旅游项目和游乐设施设备安全管理,全面组织安全检查,对不符合安全要求的坚决停止运营和使用。
二、交通运输。“五一”期间,市民旅游、走亲访友等外出活动增多,车辆运输风险增大,非法营运行为可能集中出现;进出城道路和通往热点景区的道路车流量较大、车辆易拥堵,交通事故易发多发。要聚焦公路保畅、道路运输、城乡公交、货车超载、水路运输、景区交通等,着重检查重点路段、重要部位、重点人群交通安全措施落实情况。加强“两客一危”、网约车、临时包车等重点车辆管理,严厉打击非法营运、“三超一疲劳”等行为。要督促客运、货运等运输企业提前做好车辆安全检查,强化驾驶人员安全培训,加强车辆调度、安全例检等安全管理。
三、消防。节日期间各类宾馆、娱乐场所、促销现场等人员密集,节庆、商业活动频繁,用火、用电、用气量增大,可燃易燃物多,电气设备使用频繁,电气线路私拉乱接、设备和线路老化、线路过载等易引发电气火灾。要突出高层建筑、大型商业综合体、教育培训机构、养老机构、医院、临街商铺等重点场所重点部位,规范用火用电用气行为。聚焦“三类场所”(“九小”场所、多业态混合生产经营场所、人员密集场所),集中治理电动自行车进楼入户、违规充电等突出问题。
四、城镇燃气。早市小餐车、夜市大排档、餐饮小门店火爆,瓶装液化气需求旺盛,易存在非法经营、违规使用等问题,燃气及设施安全风险增加。要强化瓶装气充装、运输、储存、经营、使用全过程监管,开展瓶装气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治理,严厉查处无证经营、非法储存、钢瓶相互转充、无资质货车非法运输等违法违规行为,坚决守住燃气安全红线。加强瓶装气安全常识宣传和安全操作、应急处置等技能培训,提升防范和化解燃气安全风险隐患的意识和能力。
五、建筑施工。正值工地追进度抢工期的黄金期,部分建设工地加班加点,交叉作业频繁,升降机、塔吊等设施设备高强度运行,发生安全事故的风险增大。要加强重大项目和高风险工程安全检查,以起重机械、深基坑、高支模等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和防高处坠落措施落实情况为重点,坚决整治“三违”行为。同时,要对宿舍、办公室等可能存在的违规使用大功率电器、超负荷用电和易燃易爆物品失管漏管等隐患加大排查力度,做好配电室等电力设施的安全检查,防止发生触电、电气火灾等事故。
六、工贸和危化。企业抢抓“五一”假期和当前市场经营有利期,存在抢订单、抢市场、赶工期、超能力生产经营的现象,同时检维修、动火、外委施工等活动增多,存在“小施工引发大事故”的风险。要持续开展工贸行业安全生产督查检查,紧盯油漆喷涂作业、动火作业、高空作业、密闭空间作业、吊装作业等关键环节,全力管控涉氨制冷、粉尘防爆、有限空间、危险作业等作业现场安全管理风险,坚决防范爆炸、中毒窒息等事故;要紧盯危化品安全风险,严厉打击非法违法“小化工”,聚焦关键人、关键企业和关键环节,及时消除事故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