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份,预计我市月平均气温6~7℃,冷空气活动频繁。全市上下要紧绷思想之弦,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全面排查各行业领域安全隐患,认真做好各类自然灾害防范工作。
注意防范阶段性低温雨雪冰冻。据气象部门预测,武汉市12月降水总体偏多,气温偏高。预计月累计降水量40~60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多3~5成。主要降水过程将出现在上旬中期和后期、中旬前期和后期、下旬前期和后期。预计月平均气温6~7℃,接近常年同期略偏高。主要冷空气活动时段为上旬末期至中旬中前期、中旬后期以及下旬中后期。一是做好阶段性低温雨雪防御准备。今冬可能出现2—3次阶段性低温雨雪天气,较强冷空气可能发生在12月下旬至1月上旬、1月下旬至2月上旬,并伴有阶段性低温雨雪天气,其中2月上旬雨雪过程适逢春节出行,煤电油气供应需求增多,能源保供难度加大,需提前做好迎峰度冬各项准备。此外,还需加强防范低温雨雪天气对交通运输、人体健康等带来的不利影响。二是提前做好重污染天气防范准备。前冬需重点防范长期静稳天气叠加弱冷空气而造成大范围空气污染。
森林防火形势严峻。12月份为我市森林重点防火期。进入冬季,森林可燃物载量增多,森林火灾风险增大。据气象部门预测,前冬我市大部分地区呈略暖偏干趋势,森林火险气象等级偏高。加之圣诞、元旦临近,年终岁末,人员活动多,农事生产、烧荒、烧垃圾、祭祀等野外火源管控难度大,易引发森林火灾,森林防火形势严峻。各相关区和部门要充分认清森林防火严峻形势,认真落实“森林防灭火工作行政首长负责制”,压实街道(乡镇)、村、林场、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旅游景区等重点防火单位责任,确保山有人看、林有人护、火有人管、责有人担。要落实落细防火巡护,扎实开展森林火灾隐患排查整治和查处违规用火行为专项治理活动。要广泛开展森林防火知识进林区、进景区、进校园、进村庄、进农户活动。要进一步修订完善应急预案,配足应急队伍,备齐防火物资器材,开展扑火训练和应急演练,严格落实24小时领导带班和专人值班制度,严密监测火情,规范信息报送,确保一有火情,快速反应,及时扑灭。
农业需加强防寒抗冻。小麦、油菜要注意做好控旺、促弱、防渍、防冻、防病虫草害,强化田间管理,培育壮苗越冬。小麦、油菜田块利用晴好天气,及时清理疏通“三沟”,确保田间厢沟、围沟、腰沟“三沟”配套,达到沟沟相通、可排可灌,预防冬季渍害。对播种较早、有明显旺长趋势和群体过大的田块,根据苗情适时适度喷施多效唑、烯效唑等化控调节剂,控制旺长,提高抗寒抗逆能力;对基肥不足、群体偏小、长势差的地块,根据苗情及时追肥,促进弱苗转化。设施蔬菜要强化设施维护加固,加强防寒保暖工作。露地蔬菜要加强清沟理墒,确保田间排水畅通,根据寒冷天气增加表层覆盖保温,及时抢收可收获的蔬菜,减少灾害损失。
水情总体平稳。据水文资料分析,截至11月28日8时,长江汉口站水位14.73米,较历年同期低1.86米;汉江新沟站水位17.51米,较历年同期低1.11米。长江汉口站、汉江新沟站及主要中小河流站点水位均在设防水位以下。一是持续强化工程建设。充分利用今冬明春水利工程建设的黄金期和国家加大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窗口期,提前谋划和实施一批防汛排涝补短板项目,提升城市防洪排涝能力。二是持续强化隐患排查。全面开展枯水期各类防汛设施、涉水工程、重点部位和薄弱环节隐患排查及整治,督促责任单位整改到位,加强水库、深基坑等巡查管理。
其他灾害风险防范。一是地质灾害发生风险中等。11月份,全市39处地质灾害隐患点状态稳定,未出现失稳破坏或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情况。12月份,我市地质灾害风险预计与11月份持平,诱发地质灾害可能性相对较小,仍需重点防范强短时强降雨加剧诱发崩塌、滑坡,地下工程建设施工加剧诱发地面塌陷。二是高强度地震可能性较小。通过分析近年武汉市相关资料,武汉及邻区2024年发生5级以上地震的可能性不大。武汉及邻区未来1—3年值得关注的可能发生4-5级地震的区域为罗田—霍山断裂周边区域、郯庐断裂带南段黄梅—九江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