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2024年6月份武汉市自然灾害风险形势分析报告

发布时间:2024-05-31 11:55  【 下载 】  字号:[ ]

一、气候趋势及气象灾害分析。6月份,进入武汉市的夏季,气温较高,月降水量为全年最多。预计月平均气温26~26.5℃,接近常年同期略偏高;降水量250~300毫米,与常年同期相比偏多2~4成;预计6月中旬后期入梅,接近常年同期略偏晚,梅雨强度偏强,以过程性降水为主,主要过程可能出现在上旬后期、中旬后期至下旬前期、下旬中后期,短时强降水、雷电、大风等强对流天气较多。

各区、各部门要提高认识,加强工作联动,及时向辖区和行业领域发布天气预报预警信息,防范短时强降水、雷电、大雾、霾等天气对群众出行、旅游、公路交通、水上航运、航空运输等的不利影响。

二、水旱灾害形势分析。截至5月28日8时,汉口站水位20.15米,较昨日下降,较历年(1990年至2020年)同期偏低0.68米,预计到6月1日汉口站水位将在20.08米。汉口站、汉江新沟站及主要中小河流站点水位均在设防水位以下。据预测,2024年主汛期(6月至8月),长江流域降水量偏多,其中长江上游正常偏多、长江中下游偏多,中游干流附近偏多可能达两成以上。

各相关区和部门要压紧压实防汛责任,明确任务、细化分工,严格做好汛期值班值守,落实汛期24小时值班、领导带班制度。要全力做好局地强降雨可能引发的中小河流洪水和山洪灾害防御,落实临灾预警“叫应”措施,及时报送险情、灾情等信息。要强化隐患排查,对河道堤防、水库、山洪防治设施、在建水利工程、排水设施、易渍水点重点环节部位组织巡查检查,及时上报并整改风险隐患,保障度汛安全。

三、地震地质灾害形势分析。6月各行各业生产活动强度显著增强,人类工程活动集中且强度大,对地质环境产生一定影响,可能诱发相应地质灾害。按照以往的发震规律分析,武汉及邻区2024年6月发生5级以上地震的可能性不大。

各区各部门要紧盯汛情汛息,加强与气象、水利、应急等部门密切联系,认真做好雨情研判,切实提高预警信息针对性、时效性、准确性,及时准确发布地质灾害预警信息。特别是汛期和强降雨期间,加密监测频次,及时分析趋势发布地质灾害预警预报信息,指导地质灾害隐患点群众避险转移,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要加快各类监测预警设备的安装上线应用,及早发挥“技防”作用。

四、农业生产淹涝灾害形势分析。农业生产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加强对强降雨和强对流天气的防范应对。蔬菜生产要做好清沟理渠工作,保持沟渠畅通,及时排除田间积水,防止渍害;及早采收瓜菜,减少因灾损失;灾后及时扶理植株,摘除残枝病叶,喷施叶面肥,延长采收期;在晴热高温天气条件下及时遮阳降温;设施蔬菜遇强对流、强降雨天气要采取应急措施,封闭大棚、加固设施。早稻、中稻田要注意秧田及插秧后大田水分管理,及时清理排灌沟渠,发生涝灾后,要根据天气及时排水,如果是阴天,则一次性排干渍水;如果是晴天,则田间仍要保留浅水层,避免干旱,在植株恢复1—2天后再排干。高温高湿天气,易导致病虫害加重发生,水稻要注意防治二化螟、纹枯病、稻瘟病等病害。

扫码查看手机版

关联 文章

关联 图片

关联 附件

返回